当前位置: 首页  >  健康美容名家谈  >  新的季节 新的挑战
新的季节 新的挑战
健康美容名家谈 | 02月14日  08:59 《健康与美容》
想要让烦恼、焦虑、日日上下浮沉的心灵平静下来。针对这些烦恼,我们邀请心理咨询师、僧人羽鸟裕明从佛教和心理学角度提出解决思路,进行连载。第6讲中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在“想要开始做一件新的事情”时,获得向前进取的动力吧。

如同人生中的各个阶段一样,新的季节也是转换心绪的机会。

挑战新事物是件了不起的事情。但是,在即将准备开始的时候,也可能会浮现出“太忙可能没时间”、“能坚持下去吗”、“对自己来说跟做梦一样根本不行”等各种想法。

令人意外的是“是不是搞不定啊”这种犹豫的心情还是很强烈的。而这种心情实际上具有将事物拉向偏离轨道方向的消极力量。原因在于,人总是将自己感觉到的东西认为是“对的”,并为证明这一点而展开行动。


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引导事物的结果

举个例子,在人际关系上就存在这种情况。

当对某人第一印象是“这人人品不好”的话,第二次见面即便印象不同,无论对方如何友好相待都容易被顽固认为“她肯定是个人品不佳的人”,你是否会像这样,坚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呢。

与之相同。对待自己时,如果强烈地认为“自己不会幸福”的话,又会发生什么呢。人们会想“找一个优秀的伴侣过幸福的生活”,并为之展开行动。虽然已找到了优秀的人,但是过了一段又会觉得不安。从而做出让对方厌烦的事情,激怒对方,把到手的幸福亲手毁灭。这种时候,一方面会倍受打击,但在内心的某个地方又会为“啊,我还是不会幸福啊”这一点得到印证而感到倍感失落。

像这样谈恋爱时故意激怒对方,工作时不知为何重复犯低级错误一样。与自身“不要崩溃”的意识相反,用一种“赶快崩溃,放松自我”的想法,让自己情绪放松。

人际关系中,将故意刁难对方的态度叫做“试探行为”。因试探行为而毁掉自己的幸福后,又会因此而暗示自己“自己果然不行”,结果变得越来越消极。


重要的是单纯坚持“做下去”的信念

想要开始做一件事却存在“无论如何都做不好”的犹豫想法时,结果也往往会不乐观。这是因为存在人类心灵暗示的原因,即佛教教义中“初发心时便成正觉”的说法。

就是说“心中想要做一件事时,实际上已经做成”的佛教箴言。想法过多的人,大多数会因深思熟虑而变得迷茫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人生的烦恼大多源于“迷茫”。但若只顾迷茫的话,就会无法前进。因此倒不如下决心做点什么。如果能抱有这种强烈信念的话,即使不去想太多也能轻松开始手头的事。

美国心理学家、哲学家威廉· 詹姆斯留下了一句“心理变化则行动变化,行动变化则习惯变化,习惯变化则人格变化,人格变化则命运变化”。有说法表示这句话源于某部印度教的经典。从佛祖到哲学家,这些世代传承下来的说法,很可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真理。


尝试一下完全相反的事情

想开始做一件事情时,尝试着抱有一种“改变一下以往做法”的强烈意志吧。

可以先确定一个基准,就是“尝试一下与以往完全相反的做法”。佛教讲究有因有果,即所谓的“因果”思维。单纯来讲也就是如果现在处于幸福中的话,按照相同的方法很可能会一直幸福下去;相反,如果想要做些改变采用与之前完全相反的做法,结果也会向相反方向变化。把“反正不行”这句口头禅换成“一定能行”;“等着别人来打招呼”的人,试着主动“由自己主动去打招呼”。从这些小事开始尝试改变吧。实现与以往完全相反的转变,做些极端的尝试后,慢慢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法了。

此外还应重视“事相和教相”。所谓事相就是实践。所谓教相就是理论。只靠理论是远远不够的,凡事都需要将所学的东西和行动结合起来,这才是成就大小事时不可或缺的因素。

开始做一件事时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。但是,仅靠思考是不够的,还要付诸行动。一边思考一边行动,遇到逾越不了的困难时继续思考。如此反复后,你自己会变成理想中的样子。

发现新的兴趣爱好,考取资格证书,去海外留学,征婚等等,尝试一些一直想参与却至今未能积极挑战的事情吧。当有了明确意志的时候,你的人生会变得无限宽广。

日食三个枣 ,抗衰秘诀尽“枣”知道
  • 潮流
  • 健康
  • 美妆
  • 生活